3)第四百六十七章 袭城_铁血残明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门街上人影憧憧,仍在继续加固东街和城楼下的街垒。城梯处上下的人络绎不绝,将石块和火雷运上城来,还有此前没有的灰瓶。他们这一队人的前面,是六个人抬着一根条石,不知从那里拆下来的,他们两人一组,有人喊着号子,一步一步往上移动,最后两人肩上的抬棍往下凹陷着,就

  像随时会断裂一样。

  等到他们走上城梯,杨石三也松一口气,上了城墙迎面就是一门小炮,那军官从炮口前就走了过去,杨石三从炮尾绕了一下。

  城墙上间隔点着不少火堆,火堆边围坐着铁甲兵,身上的鳞甲闪动着密集的火光,女墙处挂着很多灯笼,往北墙看去亮堂堂的,沿途密密麻麻都是人。

  队伍带到门楼外,里面出来一个军官,那军官五大三粗,虽然没有穿铁甲,但估摸着该是亲兵司的。他看了看众人道,“晚上是两垛一人,白天每垛一人,十个垛口要一个营兵带队,北墙总共三百三十九个垛口,三十四个营兵,除了带他们打仗,也要管军法,无论此处社兵还是安庆来的民勇,没有号令不许后退,每日下墙时由你们定下等次。城墙上有六个伍的重步兵,城楼这里还有一个旗队预备,有鞑子上来就吹哨子

  ,有锣的敲锣。”

  当下又有军官来把这些人分配到防守位置,到杨石三的时候,那军官看了看他提着的箭插,把他分到了城楼南侧。

  杨石三看了看,给他的这个防守位置,是在东城楼往南五十步的一个坍塌处,也就是说这里是防线的尽头。

  这里距离城楼有五十步,距离城楼和城门都很近,算是城楼的前哨,重要性相当高,所以杨石三才被分配到这里。除了垛口警戒的人之外,他们这一组有五名铁甲兵和十个民勇,有三个民勇身材粗壮,其中一人还穿着甲,看样式是清军的镶铁棉甲,武器中有两支长矛支长矛,还有

  一竹筐的火雷,里面既有竹筒版,也有布包版。

  又有一组六人抬了条石上来,众人将条石放下,还要把条石抬到前面去搭建胸墙。

  “我肩伤,不抬重物。”

  杨石三说完放了线枪,坐在一个磨盘上,自顾自的整理箭支。那几人嘟哝了几句,将门板插在条石之间,人手充足之下,这个城墙尽头处的阵地很快完成,虽然已经深夜,但物资已然不断送上城墙,铁甲兵的伍长将两个灯

  笼挂在竹竿上,挂在那坍塌的缺口位置。

  已经过了丑时,柴火送到之后,众人点起了火,开始轮流休息。

  杨石三在城隍庙睡了一整天,虽然没安排在这一班,但也没有睡意,那值哨的民勇不时探头,去看缺口处的情况。

  虽然烧着火,但城墙上仍然如同冰窖一般,此时又送来一大捆麦秆,杨石三拆了送进火堆,火势立刻旺了起来,他把腿伸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gpp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